【突围】国内企业如何突围大硅片市场?华虹宏力月产能175万片;山东有研明年6月底试产;灵犀微光生产基地落地无锡_新闻中心_竞博电竞app_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突围】国内企业如何突围大硅片市场?华虹宏力月产能175万片;山东有研明年6月底试产;灵犀微光生产基地落地无锡
来源:竞博电竞job    发布时间:2025-04-28 07:59:09

  (文/小如)“国产大硅片是国家集成电路领域需重点突破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2018年300nm硅片Top5公司的市场占有率约98%,集中度非常高。目前国内12/8英寸硅片企业(超过16家)发展现状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局面,缺乏国际竞争力。”在今日举办的2019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上,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炜博士如是说。

  就国内硅片企业未来的发展现状,李炜博士认为,从企业公告来看,国内硅片企业8英寸(重掺)硅片产能过剩,8英寸(轻掺)硅片需要在技术上突破,在成本上需要与Top5去竞争。12英寸硅片仅上海新昇取得产业化突破;8英寸SOI新傲科技已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下一阶段将着力发展12英寸SOI的研发技术和生产。

  李炜博士表示,上海新昇是第一家国产大硅片量产企业,现有产能达15万片/月,现有产房可容30万片/月产能。2019年,上海新昇有超过10款正片论证通过。上海新昇已实现了300mm国产大硅片从0到1的跨越,并朝着300mm国产大硅片从1到∞的方向努力,而从1到∞,正是国产大硅片的终极目标。

  此外,李炜博士也对全球市场做多元化的分析。他表示,经过前两年供不应求的局面,现在硅片市场是供略过于求的局面。全球300mm硅片现在的月出货量接近600万片,而全球的装机容量在550万片左右。据预测,2020年300mm晶圆厂设施安装产能为563万片/月,随着晶圆厂安装产能的提升,300mm硅片需求量将进一步上升。

  (文/小北)10月24日,在2019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上,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卫平介绍了华虹集团制造基地布局情况。

  自1997年建造中国大陆第一条8英寸生产线以来,华虹已设立七座工厂。华虹一厂、华虹二厂、华虹三厂为8英寸生产线万片;华虹五厂、华虹六厂、华虹七厂为12英寸生产线万片。

  在工艺方面,华虹一厂最先进工艺为95nm,华虹二厂最新进工艺为0.18um,华虹三厂最新进工艺为90nm;12英寸工艺引导线nm;华虹五厂工艺节点为55-28nm,华虹六厂工艺节点为28-14nm,华虹七厂工艺节点为90-55nm。

  周卫平表示,华虹宏力是领先的特色工艺纯晶圆代工厂,拥有3座8英寸Fab(上海)与1座12英寸Fab(无锡),目前月产能为17.5万片。嵌入式非挥发性存储器、功率半导体、模拟及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等是华虹宏力极具竞争力的差异化技术。华虹宏力推进“8+12”战略,未来也将提供巨大的产能及技术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17日,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华虹无锡项目(华虹七厂)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期12英寸生产线顺利建成投片,随着首批12英寸硅片进入工艺机台,开始55纳米芯片产品制造,这标志着项目正式迈入生产运行期。

  周卫平指出,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联动沪苏两地的重大产业项目,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是华虹集团走出上海、布局全国的第一个制造业项目,在华虹新二十年发展的策略中具有很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华虹无锡项目建成投产,将成为全国最先进的特色工艺生产线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产线、江苏省第一条自主可控12英寸生产线。

  华虹无锡一期项目建设一条工艺等级90-65/55纳米、月产4万片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G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

  据周卫平透露,在市场拓展方面,华虹已与国内外多家设计公司进行良好合作,55纳米逻辑、射频有关产品已进入产品导入和试生产阶段,即将进入批量生产。

  在周卫平看来,5G+物联网+人工智能,构成了智能时代,而在智能时代‘芯’机遇无处不在。

  随着5G商用,5G射频芯片迎来黄金发展期。作为全门类特色射频工艺提供商,产品涵盖成熟的射频CMOS工艺,以及RF SOI与锗硅BiCMOS工艺等,华虹宏力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今年8月底,紫光集团DRAM基地落户重庆两江新区,从DRAM存储芯片制造工厂,到DRAM事业群总部,再到紫光云(南方)总部,紫光在重庆的重大布局,都在两江新区。这与两江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良好的产业生态圈有关。

  在今日举办的2019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十二届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上,重庆两江新区也展示了其集成电路产业实力。

  目前两江新区拥有三大平台,分别为两江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新区礼嘉智慧体验园。

  其中两江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以引进培育集成电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数字化融合“一硬一软一融合”产业为重点,累计建成孵化器30个(国家级6个)。目前,聚集数字化的经济企业超过4000家,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超算、软件服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等12大行业门类。

  两江协同创新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以打造国家西部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为目标,集创新研发、产业转化等功能为一体。目前已有同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落户协同创新区。

  从发展规划上看,重庆集成电路产业规划为汽车电子、功率半导体、存储芯片三大发展趋势并将建立集成电路产业3大支撑体系。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人才培养支撑体系+集成电路产业金融支撑体系

  未来,重庆还将重点引进IC设计类、制造和封测类、材料类、半导体生产设备企业

  目前,重庆及两江新区集成电路产品应用市场主要有五大方面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白色家电与仪器仪表。

  笔记本电脑方面,重庆市笔电产量5730.23万台,占全球产量四分之一,其中两江新区产量1400万台。目前已有笔电品牌惠普、宏碁、华硕和六大笔电代工厂纬创、旭硕、富士康、广达、仁宝、英业达落户重庆。

  汽车产业方面,2018年重庆汽车产量达200万辆,两江新区产量111.75万辆。目前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达36家,其中制造类企业(有底盘生产资质)企业16家,改装类企业20家。

  汽车电子方面,重庆市聚集了汽车电子相关企业约60家,并形成了一批汽车电子研发技术创新的平台。

  手机产业方面,2018年重庆市手机产量1.89亿台,占全国1/6,其中智能手机突破1亿部,重庆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规上手机整机企业87家,手机配套企业185家,初步形成了覆盖整机、摄像头、主板等零部件生产和产品检测、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手机茶叶。两江新区2018年手机产量6798.63万台,同比增长146%。

  环境平台方面,包括两江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学研基地、东湖高新两江半导体产业园项目(重庆芯中心)。

  设计方面,囊括了恩智浦、紫光展锐、中星微电子、伟特森、中科芯亿达、雅特力科技、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芯思迈、弗瑞科技、物奇科技等企业。

  制造方面,聚集了华润为电子、中科渝芯、AOS万国半导体、紫光DRAM存储芯片、信芯量子等企业。

  而两江新区作为重庆集成电路发展重点区域,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了强力财力支撑。在2018年全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337亿元,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第三,并为相关公司可以提供资本金支持与资金支持、融资支持。

  具体来看,资本金支持包括重庆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股权互助基金,重庆两江新区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股权互助基金,重庆两江新区科学技术创新股权投资引导基金。

  资金支持包括重庆两江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撞向基金,重庆两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在人才聚集方面,重庆两江新区出台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若干政策,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两江新区人力资源公司,也是重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才资源整合平台。

  为促进集成电路企业未来的发展,重庆两江新区对国家鼓励类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根据项目贡献率新区提供优惠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两江新区工业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70%~80%。

  10月24日,德州市协同发展督查评议到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察看了山东有研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根据项目推进计划,该项目将于2019年底主体封顶。

  据一期项目土建负责的人介绍,该项目计划2019年底主体封顶,2020年3月底完成机电安装和动力设施调试,2020年6月底完成工艺设备调试并试产。

  据悉,本次项目是由有研科技集团、日本RST株式会社控股的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出资,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建设。有研科技集团是国资委管理的96家央企之一和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顶级规模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在国内唯一掌握18英寸硅单晶技术、12英寸硅片技术,率先实现8英寸硅片商业化,12—18英寸硅单晶产品可满足全球最先进的半导体设备应用要求。

  据齐鲁网报道,该项目属于德州东部城区创新组团的龙头项目,更重要的是,目前这一个项目规模也是北方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基地。

  项目一期占地326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设直拉车间厂房、硅片厂房、动力中心等,搬迁北京现有的6英寸、8英寸硅晶圆、8英寸单晶硅生产线英寸大直径硅单晶300吨的生产能力。二期项目建设12英寸硅晶圆中试线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年产360万片12英寸硅片。

  据了解,本次项目于今年3月份举行开工仪式,同时也是山东2019年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新建年产180万片的8英寸硅片生产线、聚芯集成电路芯片等项目落地盐城,总投资达78.3亿元

  灵犀微光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增强现实(AR)底层技术的高科技公司,聚焦AR设备瓶颈技术——光学显示,主攻核心器件光学引擎。此外,灵犀微光是全世界内为数不多的几家光波导技术拥有者,已为多个知名品牌提供核心技术,基于灵犀的光波导镜片,AR设备厂商能够开发出如普通眼镜一般的AR眼镜。

  其中,产业园规划建设8.3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电子厂房,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超净车间、体验中心、创新中心和西北最大的封装检验测试中心,重点引进50户以上,在力敏、光敏、磁敏、气敏、惯性等方面具有领先技术和核心科技的新型传感器企业,全面培育“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机产品+应用集成”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传感器产业示范基地。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电话:0769-82390615

          0769-33210796  

手机:188 2685 9701(微信同号)  

价格优惠,竞博电竞job欢迎致电咨询!

地址:东莞市寮步镇向西村村口街3号厂房
  

邮箱:larry@chinaweish.com

网址:http://www.nbsprayerpump.com

地址:东莞市寮步镇向西村工业区村口街3号厂房